从一名一线电气维修工成长为电气“华佗”,带领同事们完成100多项行业领先的技改创新项目,推进钢管生产线从“联合国”向“中国化”升级。在钢与火的考验中,李刚用奋斗不断诠释着一线产业工人的价值追求。图为李刚在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旁查看。 记者 李然 摄
28年前,还是毛头小伙子的李刚进入“大无缝”——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,成为一名一线电气维修工。时光荏苒,如今被誉为电气“华佗”的他,是这家世界单厂顶级规模无缝钢管制造企业的技术骨干,先后带领同事们完成了100多项行业领先的技改创新,推进钢管生产线从“联合国”向“中国化”升级。在钢与火的考验中,李刚用奋斗不断诠释着一线产业工人的价值追求。
无缝钢管对于国计民生具备极其重大意义,可广泛用作石油地质钻探管、石油化学工业用裂化管、轴承管和汽车、航空用高精度结构钢管等,是一种国家急需的战略物资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国内无缝钢管需求主要依赖进口补齐。
1990年夏天,刚刚跨出中专校门的李刚来到正在建设中的“大无缝”,成为一名电气维修工。彼时的“大无缝”建厂不久,肩负着改变我国石油管材受制于人的使命,生产车间里处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,大家铆足一股劲,力争生产出高质量的国产无缝钢管。
当时,公司主要设备大都从国外引进,安装调试一般由外国专家完成,为防止技术泄露,外方工作时会划出工作区,不准中方人员入内。“要想学到技术,无论如何也要闯过这一关。”好学的李刚经常主动凑上前,看到对方需要工具就主动递过去,脏活儿、累活儿抢着干。一来二去,外方专家被他的勤奋、执着感动,破例允许他进入工作区协助。
李刚如饥似渴地学习着,一笔一笔地记录下操作要点。与他同时毕业进厂的同事张学武感叹,积累一年下来,李刚竟整理出十几本、近20万字的学习笔记。
那时候,厂里主要设备的说明书和资料都是英文,设备操作也离不开计算机。为了可以彻底驯服“洋设备”,李刚立志自学计算机语言和英语,并很快攻下难关。凭借对技术的痴迷和刻苦钻研的韧劲,他成了厂里最年轻的电气专业方面技术人员之一。
管加工部套管作业区班长韩贵和说,厂里最初引进的拧接机操作界面全是英文,对多数工人来说操作有难度,容易因按错键酿成事故。更换界面涉及复杂的程序编制,被外方拒绝。
李刚主动承担起编译工作,他拿出业余时间对15个画面和400多个变量用自学的编程语言逐一查找、分析并编译成用户软件。经过两个多月的试验、失败、分析、再失败,界面终于更换成功,愣是没花厂里一分钱。
李刚常说,重任在肩,只有迎难而上,才能走出新路。石油套管在生产最后要给每根钢管两端刻上螺纹。在一次生产中,设备主板程序故障,造成生产线停机。每停一小时,损失可就是几十万元,怎么办?紧急关头,一直默默积累的李刚主动请缨,连续昼夜奋战20多个小时,终于使设备重新运转起来。从那时起,李刚过硬的技术实力逐渐为大家所熟知。
只有精益求精,才能占领世界技术高端。管加工领域常用微米作为测量单位,产品精度只有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。2009年,国际石油企业美孚公司首次在中国采购管线管,要求的产品指标十分苛刻,远在美国石油学会标准之上。
初生牛犊不怕虎。“大无缝”毅然接下这一订单,并安排李刚负责区域设备的正常运行。他带领同事们大胆摸索,改造设备,以适应严苛的订单要求。终于,6000吨产品如期履约。紧随其后,几万吨的国际合作大单接踵而至,为打开国际市场打下了基础。
七分准备三分干,功夫练到家了才能出手。这些年,李刚先后整理出电气设备控制资料3万余字,故障处理方法千余条并编制成册,作为企业的标准文件和维修执行标准。
在生产一线的千锤百炼下,李刚慢慢成长为我国新时期学习型、知识型、创新型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。他先后领衔完成了反扣螺纹拧接工艺等15项重点攻关项目,探索出100多项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的技术创新成果,为国家创效近亿元。
一花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。随年纪的增长与知识的积累,李刚又开始琢磨,如何带领广大年轻同事们一道,为中国钢管行业创新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。
“人才、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,公司的发展需要更加多的电气专家。”李刚是这么想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他利用闲暇时间,将手中几十万字的笔记整理出来,做成幻灯片,给每位新入职的年轻人讲解。他还依托“李刚劳模创新工作室”,把维修心得、技术笔记和操作规范印发给大家,主动办培训班,义务为青年职工授课。
在徒弟们眼中,李刚言语不多,行事不张扬,但在工作上却近乎忘我。在公司管加工投产初期,为能第一时间让同事寻找自我,从而及时赶到故障现场,李刚下班后也穿着工作服,BP机就放枕边,24小时随时待命。张学武说:“早上调度会一看到刚工眼睛红红的,就知道他又熬了一夜,他的徒弟年轻都熬不过他。”
李刚有严重胆结石,大夫都嘱咐他多休息、多喝水。可设备发生故障,有时一忙就是十几个小时。作业区点检员王德全发现,李刚在食堂几乎天天吃牛肉面。对此,李刚笑着解释说:“牛肉面有汤有水,可以解渴。”
当年,生产线号光管线测量点喷印设备由日本一家公司生产。由于该公司长期垄断,产品价格居高不下。后来,浙江大学下属公司研发的同类设备经“大无缝”改进,已经能与进口设备媲美,但设备的控制器和上位机程序却没有编写。
难关当前,唯有合力攻坚。为此,李刚带着同事和徒弟们成立攻关组,他发挥自学的编程语言专长,对源程序的数千条语句逐一分析记录,编译成新的程序。大家一起用了半年左右时间,终于顺利改造完成,设备完全实现了国产化。
“有问题,找李刚。”这句话如今成了公司里人尽皆知的流行语。新入职的年轻人称赞:“刚工平时话不多,可一谈起技术就刹不住闸。”从“第七届中华技能大奖”、全国劳动模范,到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、天津市“十大时代先锋”,李刚收获的一系列荣誉既是对他技术的肯定,也是对他为人处世作风的褒奖。
过去,我国石油管材九成以上依赖进口。李刚带领同事和徒弟们不懈努力,破解多项管加工生产技术垄断,并致力于生产设备的国产化改造。不但提高了效率,而且备件成本只有国外同类设备四分之一。
经过多年的精心筹备,“大无缝”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投资10亿美元新建的工厂一期已经投产。作为技术骨干,李刚远赴重洋,从学“洋师傅”到开始带“洋徒弟”,为中国产品跻身美国市场保驾护航。
李刚初到美国的第二天,还没倒过来时差,就遇到一个棘手难题:外方热处理水循环系统没办法实现自动控制。尽管从未接触过这类问题,也没有一点技术资料和图纸借鉴,可专门跟电气难题“较劲儿”的他,毅然接受了这项全新的挑战。
到美国的第一个月,李刚几乎每晚都窝在公寓编写液位控制系统软件程序。经他“神来之手”,不但热处理水循环系统实现了液位自动控制,还增加了无线监控。中国工人的智慧令外方赞叹不已。
那段日子里,李刚带领电气、机械方面技术上的支持人员,先后解决了水循环、车丝机、高温炉等24项主要设备问题。他还与公司计控中心及浙江大学技术人员一道,现场研发物料跟踪识别系统及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,进一步提升了美国项目的信息化水平。
虽然身在美国,但“有问题找李刚”的口头禅依然管用。本部油管加工线车丝机和拧接机相继发生故障,现场人员一筹莫展时,靠着李刚打来越洋电话一点点指导,问题迎刃而解。
李刚说,当“洋徒弟”们听说他在一个公司工作了长达28年时,都特别惊讶。“我告诉他们,中国有一句老话叫‘艺痴者技必良’,这种执着正是中国‘工匠精神’的体现,我要把这种精神带到海外。”
如今,美国项目通过了美国石油学会API认证,拿到了进入市场“金钥匙”,产品面向美国和北美、南美及西北非等地区,成为中国无缝钢管在美国市场上的一张名片。
在今年全国“两会”上,李刚作为全国人大代表,在把新时代一线产业工人的心声带到会上的同时,还把目光聚焦创新,认为它将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。
李刚坦言,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已成为大趋势。在如今的生产一线上,“大无缝”与科研团队合作研发了钢管产品“逐支跟踪”技术,拥有自主知识产权。在800℃以上的高温和淬火工况下,可以给每个钢管喷涂上“二维码”,只需扫一扫就能查到产品生产信息,便于追溯,提高生产管理效率,这项技术已应用到了海外生产线上。
“现在追求的是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国企要从高消耗、低效益的传统生产模式向高科技、高的附加价值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。国内外市场都在变,企业要主动适应新的需求,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”在他看来,改革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,一线产业工人的技术创新要为企业改革助力,“新时代产业工人要努力做知识型、技能型、创新型的劳动者,为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。”
回顾这些年走过的路,李刚用奋斗的汗水凝结成了丰硕的果实,更多像李刚这样的产业工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“中国梦”正一步步成为现实。